2022年4月
1、2022年4月1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近期联合印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自2022年起每年为每个县培育10名左右“头雁”,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队伍,带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夯实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基础。方案强调,培训提高是基础,要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开展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
2、2022年4月2日电,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回头看”工作主要抓“七看”:一看培训机构压减;二看“营转非”“备改审”;三看培训收费监管;四看隐形变异治理;五看材料和人员;六看数据信息填报;七看风险防范。
3、2022年4月4日,世界在建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最高桥——常泰长江大桥北主塔下横梁首个“L”型区域浇筑完成,标志着大桥两座主塔均进入下横梁浇筑施工阶段。常泰长江大桥是国内首座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铁路三位一体的跨江大桥。
4、2022年4月5日电,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制定了中国能源发展与项目布局的技术路线图。明确,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展望2035年,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建成现代能源体系。
5、2022年4月6日,自然资源部公布的《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9万亿元。
6、2022年4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人民银行对贷款本金分别提供60%、100%的再贷款支持。会议指出,要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7、2022年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信访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通知指出,要做好《条例》的学习培训、宣传解读和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信访部门要牢记职责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强化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8、2022年4月8日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等148个集体“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授予苏翊鸣等147名同志、追授邓小岚同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9、2022年4月11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在南海东部珠江口盆地海域安装就位。是国内首次在近300米水深海域安装固定式导管架。平台整体建成后将刷新我国海上原油生产平台的重量纪录。
10、2022年4月12日,我国氢能发展再添“指示牌”。《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的三大战略定位: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11、2022年4月14日,河北邯郸岳城水库开闸,山东德州潘庄引黄渠首加大流量,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补水,标志着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正式启动。预计可提供补水量515亿立方米。
12、2022年4月14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到2025年,建成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培养一批硕士层次中小学教师和教育领军人才。完善部属师范大学示范、地方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农村教师培养支持服务体系,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一批优秀中小学教师。
13、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面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交织叠加的新形势,国家安全机关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施策,依法防范、制止、惩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有效防范化解了国家安全各领域风险挑战。
14、2022年4月16日凌晨,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随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为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该星将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气象、农业农村等领域遥感应用,对提高卫星资源综合应用效能、促进环境保护事业意义重大。
15、2022年4月16日电,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D卫星发射升空。这颗卫星主要为我国领土、领海范围内用户及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可靠、稳定、安全的广电传输及通信服务。
16、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11时5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
17、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将坚持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的理念,充分发挥植物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功能。计划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3万种以上,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500万份,建成20个特色专类园、7个系统进化植物展示区和1个原生植物保育区。
18、2022年4月17日,国新办就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目前中国空间站建造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分别规划了6次飞行任务。2022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又恰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建造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
19、2022年4月16日,我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在陕西西安正式建成,预计将于近期开放。该馆常设展览以“考古圣地华章陕西”为主题,以考古学的学科发展为主线,展示考古工作过程、技术方法、研究思路等的专题博物馆。
20、2022年4月19日,从水利部获悉: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建成农村供水工程827万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农村供水取得了突出成效。水利部等3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巩固拓展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的通知》,通过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强化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巩固拓展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
21、2022年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这是职业教育法制定近26年来的首次修订。新职业教育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新职业教育法明确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
22、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素质过硬、全面发展,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更为坚定,身心素质向好向强,知识素养不断提升,社会参与积极主动,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3、2022年4月22日电,国自主研发、世界领先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线运行。在济南至郑州高铁濮阳至郑州段成功实现明线上单列时速435公里、相对交会时速达870公里,创造了高铁动车组列车明线和隧道交会速度世界纪录。这标志着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全面展开,也将为时速350公里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提供最重要支持和保障。
24、2022年4月26日,“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圆满完成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顺利返沪。中国南极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
25、2022年4月2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